| 文件类型: |
pdf |
 |
| 界面语言: |
简体中文 |
| 运行环境: |
NT/2000/XP/2003/Vista |
| 授权方式: |
[db:授权形式] |
| 软件大小: |
1.42MB |
| 软件等级: |
 |
| 资料类型: |
|
| 软件登陆: |
jian |
| 作 者 : |
|
| 解压密码: |
|
| 点数: |
4点 |
| 点数说明: |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
| 下载地址: |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
| 软件简介: |
·园林景观·园林景观专业论文分享文档发帖说明 本小组需要加入才可以发帖知道了
0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之瓦作艺术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之瓦作艺术——砖头瓦块,本来是极寻常的建筑材料,然而就在我国,经过匠师的勤劳智慧的创造,却列入艺林,成为陶器工艺门类的一个组成部分。瓦作是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艺术品,属雕塑范畴,在雕塑史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因其形式作法随时代变...发表于2007-12-253595人浏览1人跟帖总热度:177筑龙币+0shark9806
内容简介砖头瓦块,本来是极寻常的建筑材料,然而就在我国,经过匠师的勤劳智慧的创造,却列入艺林,成为陶器工艺门类的一个组成部分。瓦作是兼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艺术品,属雕塑范畴,在雕塑史中占重要地位,而且因其形式作法随时代变迁的特征,作断代之用。这里主要通过山西古建筑考察过程的实例来学习瓦作的若干形式及其变迁。 瓦之见于文字记载,是公元前七一五年,鲁隐公八年,有“盟于瓦屋”的记述。周代已经发明了制瓦的技术,战国时期的燕下都已经出现了烧制很好的筒瓦和板瓦。此后建筑遍用瓦顶。瓦之历史深远,此次出行预习不足,未得要领,文中图片有来自博物馆或前辈的资料,惟愿可稍稍识得脉络。
|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s://www.tmgczl.com//yuanlin/yuanlinguifan/8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