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工程造价工程 > 造价资料

工程合同履约、支付信用担保的探讨-合同合约管理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NT/2000/XP/2003/Vista
授权方式: [db:授权形式]
软件大小: 14.00KB
软件等级:
资料类型: [db:软件类型]
软件登陆: jian
作 者 :
解压密码:
点数: 4点
点数说明: 下载点数获取方式:
(1)通过充值获取点数在线充值
(2)通过每天签到获取点数,每天赠送的点数随机签到
(3)通过共享资料,别人下载有收益分成发布
下载地址: [ 权限:普通会员 下载地址1 ]
软件简介: 内容简介我国目前正处在建设高峰期,现代化建筑设计多样化、体量大、层次高、功能齐全,技术、设备、材料日新月异。工程建设在客观条件下发生较大变化,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增加。由于当前建设工程信用、风险、担保工作才刚刚起步,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工程投标担保、履约、支付和保修担保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市场主体还不成熟,行为也不规范,如拖欠工程款、工期拖延、报价无序、施工企业资本金不足等。这些问题使建设工程风险因素大大增加,以致一些工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遇到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投标担保无明确规定,中标人不按规定提交履约担保金,不按规定时间签订工程合同,签约期一拖再拖;2、对履约担保无明确规定,发包方趁机任意索要履约保证金,以弥补资金不足或强迫中标人放弃权力;3、对工程预付款无明确规定,使发包人对预付款顾虑重重,担心承包商不守信用,怕承包商把预付款挪用,有的甚至以此为借口,要求承包商施工;4、对业主支付担保无明确规定,发包商任意无故拖欠工程款,造成建筑业中的“三角债”,形成恶性循环,使施工企业效益滑坡,运营艰难。鉴于上述状况,建立和推行建设项目风险信用担保,是当前防范工程风险的主要措施,也是健全建筑市场行为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只有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多种手段合理分配工程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逐步建立并完善工程风险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因此,在现阶段提高工程风险意识,加强工程风险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信用担保制度已势在必行。 <br> 建设工程信用、风险、担保分析 <br> <br><br> <BR />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有所侵权,违规,请发送链接至 tmgczl@163.com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本文地址:http://www.tmgczl.com/gongchengzaojia/zaojiaziliao/2019-04-11/3796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资诺讯广告飞猫资源网

Powered By 工程资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